2023年9月2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为“齐心协力消除狂犬病,共享同一个健康”,旨在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全面遏制狂犬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感染狂犬病会有哪些表现?
狂犬病的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不等(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潜伏期长短与受伤的严重程度、伤口部位等息息相关。经过一个潜伏期后,方可发病。
发病前通常出现焦虑、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狂躁型:大约2/3的病例都是狂躁型;表现为意识模糊、极度恐惧、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
麻痹型:我国较少见,没有典型的怕水、怕光、大量流涎、痉挛等表现,以四肢无力、麻痹为常见症状。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
哪些动物可以传播狂犬病?
携带狂犬病病毒的野生或家养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其中以犬类为主,其次为猫。狐狸、蝙蝠、貉、狼等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不小心被动物咬伤了该怎么办?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1.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与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抓伤处至少15分钟。
2.用2%碘酒、75%酒精以及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伤口切勿擅自缝合或包扎。
伤口严重时,进行上述必要的处理后,请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做进一步的伤口处理!
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当发生轻度及以上暴露时,我们需要立即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全程地完成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使用无任何禁忌。
我国目前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程序包括:
1.5针法:在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上臂三角肌);
2.2-1-1法: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
除了正确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外,必要时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才能更好地达到预防效果!
接种狂犬疫苗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常见不良反应:一般接种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者偶见有轻度发热、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全身性反应。
2.注意事项:接种期间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接种后请在现场留观30分钟,接种后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接种医生,严重者请及时就医。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页面版权 莒南县人民医院. 鲁ICP备1400543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临沂